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公布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云南两地入选
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在列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截图
在文化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楚雄州南华县
都有哪些亮点做法?
跟随小编一起了解
近年来,楚雄州南华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多彩绚烂的民族风情,紧紧围绕“把游客引进来”这一核心目标,精心布局“一核两带多点”全域旅游规划,串点成链、全域联动,探索出一条产业融合、生态赋能、文化铸魂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非遗兴业,指尖技艺变富民产业。南华县深挖千年彝绣文化底蕴,创新“非遗工坊+合作社+绣娘”模式,建成设计、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带动51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全县累计培训绣工1.6万人次,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4名、骨干绣娘3800余人,绣娘月均增收2000-8000元,吸引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形成“居家创收、文化传承”双赢格局。彝绣产品远销海内外,部分精品与各大品牌联名,擦亮民族文化金名片。
农文旅融合,打造民族文化IP。南华县依托野生菌资源与彝绣文化,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连续举办21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2024年创新社会化办节模式,吸引游客46.71万人次,旅游消费突破1亿元。同时,以彝绣为媒介,推出“敦煌联名”“遇见楚雄”等系列文创产品,远销海外。通过打造至善彝绣馆、彝绣一条街等文旅地标,将非遗体验与消费场景结合,成功创建3个AAA级景区,2024年旅游总花费达36.95亿元。
政策赋能,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未来,南华县将深化“非遗工坊+文旅”模式,联合高校资源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并依托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延伸冷链物流与跨境电商链条,进一步拓宽“世界野生菌王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技能培训与产业联动,持续促进特殊群体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