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办理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楚雄州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77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00015167866W/2025-00004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5-08-26 主题词: 文  号:楚文旅复〔2025〕6号 著录日期:

A

主动公开

王定伟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全州非遗“活化”利用的建议》(第077号),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综合协办教育体育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收到交办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根据您提出的案由,会同教育体育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结合楚雄州非遗保护利用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非遗“活化”利用还存在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开发利用及创新发展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楚雄州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州共有代表性项目960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82项,州级282项,县市级582项。代表性传承人2422人,其中国家级15人,省级151人,州级470人,县市级1786人。完成散落民间的《查姆》古籍收集整理工作,初步建立彝族火把节、彝族左脚舞等1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数据库及档案资料库建设;建立楚雄州第一、二批非遗工坊共113个,全面实施以彝族服饰为龙头的传统工艺振兴工程。目前,全州以传承人为主体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企业和经营店3200余家,覆盖了全州10县市103个乡镇,并形成了以楚雄彝人古镇、牟定彝和园、禄丰金山古镇等民族工艺一条街、美食文化一条街等。全州有专业经营民族服饰、刺绣为代表的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人2400多人,掌握民族刺绣技艺的民间艺人32000余人,2024年全州彝绣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0亿元。虽然州市各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经费投入有限,人才队伍建设需待加强,非遗传承保护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是关于“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非遗工作的领导”,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建立楚雄州非遗保护协会,健全完善楚雄州非遗专家委员会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非遗学术研讨、评审申报等工作。完善《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制度》等制度规定,推动各县市根据实际,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

二是关于“加强非遗的宣传与教育”,我们办理意见是组织筹办好每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和火把节、老虎笙文化节等活动,开展非遗展示、展销、展演等,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开设专题、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如查姆、梅葛、老虎笙、彝族左脚舞、彝族民歌、花灯戏等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

三是关于“建立非遗数字化平台”,我们办理意见是组织开展全州非遗资源调查,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加强对农耕文化的调查记录及相关实物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全州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逐步推进省级、州级代表性项目及年事已高的省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记录工作。

四是关于“加强非遗的产业化发展”,我们办理意见是实施以彝族服饰、彝族刺绣为龙头的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加强火草纺织制作技艺、月琴制作技艺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和传统饮食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彝医水膏药、黑膏药、彝医推拿等彝医药的保护利用和康养业建设。鼓励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

五是关于“强化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实施非遗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将非遗保护纳入各级有关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完善楚雄州非遗保护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对各级非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采取培训、进修、研修等方式,提高其文化素养、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按标准落实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鼓励预算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依法依规采购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非遗的金融服务。

六是关于“推动非遗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利用重要活动、展会、节庆、会议等,加强非遗对外交流传播。推出以对外传播我州非遗为主要内容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舞台剧、动漫片、短视频等优秀作品。

七是关于“注重非遗与旅游的结合”,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合理利用非遗项目,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推动市场化运营。建立如“非遗美食一条街”、“非遗传统工艺一条街”“非遗购物区”、打造非遗特色景区、旅游体验基地等。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非遗工作。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