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00015167866W-/2022-0714005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0-10-10 主题词: 文  号:楚文旅复〔2020〕14号 著录日期:2020-10-10

A

主动公开

 

 

 

姚安政协活动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不断创新和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法和经验,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各级财政和社会力量共投入文化建设资金20多亿元,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有5个博物馆、11个图书馆、11个文化馆、103个乡镇文化站、110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164个活动场所、5001个村文体活动广场、1119个农家书屋,行政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文体活动广场覆盖率达100%,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州、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同时依托覆盖全州县、乡、村(社区)、村小组的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一是充分依托乡镇文化站“农文网培学校”,以科技化的学习手段、信息化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举办各种科技知识讲座,开展民族地区群众的种植养殖现场培训,使培训对象学会1—2门吃得开、用得上的实用致富技能,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文化层面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拓展服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近年来,我们针对少数民族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组织送电影、送戏、送图书、送展览等文化活动进山寨、进村组,拓展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文化乐民服务农村”。年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00场次,服务群众近200万人次,下乡演出1000场次,观众近150万人次,培训860场次,人员5万多人次,全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年均接待群众750万人次。发挥行业优势,全州专业和业余文艺队,编排小戏小品、歌曲舞蹈,深入民族贫困地区,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演出410场次,观众2万多人次。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提升完善乡村、城镇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质量,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坚持高标准、规范化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2020年,将投入90万元对9个文化站进行提升改造,建设45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每个补助经费4.5万元,共202.5万元;二是对全州已建设完成的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部分村级文化室进行提升打造,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规范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率。三是配合州委宣传部做好村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254个点(双柏县76个、永仁县57个、武定县121个)工作,每个点投入近30万左右。

二、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2020年投入192万元与9县市专业艺术院团购买561场次的送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对全州106支农村业余文艺队,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投入42.4万元购买1200场次的业余文艺队演出,每支给予补助4000元。

三、加快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按照《楚雄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力推进全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建立以州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馆,县(市)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实现村(社区)农家书屋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县图书馆文化馆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四、持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效能建设。针对基层部分地区重建设、轻运营,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状况,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效能,强化对“三馆一站一室”的管理督查,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免费开放时间,开好门。结合当地群众需求开展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通过健全服务项目、落实免费开放经费、配齐工作人员等措施,组织好各类文化活动,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