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

对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1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00015167866W-/2022-0714019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0-09-29 主题词: 文  号:楚文旅复〔2020〕28号 著录日期:2020-09-29

A

主动公开

 

 

 

民盟楚雄州委:

你们在政协楚雄州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加大彝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推动楚雄州长效性脱贫》的提案,已经转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楚雄州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丽,交通区位优越,享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美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彝族文化是推动楚雄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旅厅的关心支持下,楚雄州紧紧抓住云南建设旅游和民族文化强省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把发展彝族文化旅游业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积极推动融合发展,彝族文化旅游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加快彝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传承

近年来,楚雄州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加快地方特色产品、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彝族刺绣、植物花卉、彝医药等具有便携性、实用性和纪念性的旅游商品开发。扶持了一批以恐龙文化、元谋人文化和彝族文化为核心,集设计、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企业。加大与楚雄师院、楚雄技师学院等的校企合作力度,推动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以信息化和智能制造为支撑,发展大众化民族时尚产品、个性化订制产品。加快彝族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包装设计和工艺制作改进,积极发展彝族旅游商品制造业。积极融入全省“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发展体系,做大做强“楚雄好礼”品牌,提升楚雄彝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连续四届成功举办“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楚雄彝族特色时尚服装服饰登上了北京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千年彝绣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彝绣协会(合作社)57个、彝绣企业(经营户)400余户,绣娘约7万人,产值近2亿元。一批彝绣企业获得省级知名品牌荣誉。

不断创新特色农产品开发、销售。楚雄州不断加大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与经营,特别是具有楚雄本土特色的土特产品,以景区摊点、小商店、城镇工艺品商店、旅游定点商店等渠道为主,更好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积极鼓励和支持一批贫困农户、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开发民族文化工艺品、传统手工艺品、农特旅游产品、纪念品、地方名特产品、保健食品等旅游商品,推动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改进旅游商品创意、包装设计和工艺制作。以文化创意提升农业品牌价值,丰富农业品牌文化内涵、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的创意和设计,扩宽品牌市场空间。促进楚雄“中国核桃之乡”、“野生菌王国”、“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形象提升,创造更高附加值。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特色农产品采用自媒体、物流网、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进行销售,扩大彝族特色旅游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规划引导,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彝族文化产业发展

楚雄州文旅局一直重视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衔接《楚雄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与《“十四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实施,谋划推动彝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深度挖掘我州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区域性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我州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气候、阳光、空气、生态等自然资源优势,将全州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打造,重点规划建设做强“楚雄彝族文化、禄丰恐龙文化、元谋东方人类文化”3个旅游核心区,做大“武定生态文化温泉康养、永仁生态文化阳光康养、两姚古镇文化乡村休闲”3个旅游区,做特“金沙江峡谷楚雄旅游带、哀牢山生态文化旅游带”2个旅游带,做精“生命起源、奇山异水、古镇文化、彝族文化”四条走廊,做优全州旅游精品环线。每年还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州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旅游文化规划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注重“多规合一”,结合“美丽县城”建设、特色小镇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等重点工作,加强结合融合整合。

同时,坚持把彝族文化旅游发展与带动贫困地区和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创新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旅游、温泉养生度假、医疗旅游、美容保健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充分利用禄丰、元谋、武定温泉资源发展温泉养生、康体疗养;利用紫溪山、方山、狮子山、双柏哀牢山等森林资源开发“天然氧吧”“森林康体浴”等特色森林康复疗养产品;积极开发生物医药旅游、彝医药养生养老旅游等大健康旅游新业态产品,努力把健康养生旅游培育成为我州旅游文化产业的新品牌和新亮点。围绕自助自驾游、修学旅游、康体健身、养生养老、露营休闲等旅游市场新需求,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彝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产业脱贫。

三、加大宣传,提升彝族传统文化节庆品牌影响力

楚雄州深入挖掘彝族历史文化特色,以“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产业发展”为宗旨,推动展、节、会、演创新融合,提升办节办会水平,打造知名节会品牌。重点推动打造12个节庆活动,将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彝族火把节和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节庆品牌,将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牟定左脚舞文化旅游节、双柏虎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国内知名旅游节庆品牌。全力提升大姚县彝族插花节、姚安县荷花节、元谋县果蔬节、禄丰县恐龙文化节等民族文化节庆品牌。整合州内众多的节庆资源,创新旅游节庆产品开发,丰富旅游节庆内容,打造节庆活动品牌,发展节庆经济。大力开拓自助游、自驾游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整合州内众多的节庆资源,创新旅游节庆产品开发,丰富旅游节庆内容,打造节庆活动品牌,发展节庆经济。大力开拓自助游、自驾游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同时,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要素建设中,增强楚雄旅游的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使游客了解彝族的生产、生活、信仰、习俗等。

我州制作了《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旅游形象宣传片,构建了“政府、媒体、企业、中介”四位一体的宣传营销体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在抓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做好宣传促销。按照“巩固传统市场、提升新兴市场、拓展潜在市场”的总体思路,在巩固拓展昆明、成都、重庆、贵阳、攀枝花等周边重点客源市场的同时,加大对国内外新兴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为抓手,衔接全省的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推动传统旅游发展方式、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提升,推动彝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名景、名店、名馆、名品等资源全要素上线。近年来,彝剧小戏《喝三秒》《桂花表妹》、彝剧《杨善洲》、彝族民歌《放羊调》、彝族经典音乐舞蹈服饰展演《彝乡之恋》、彝族舞蹈《跳菜随想》、彝族服饰音舞诗《云绣彝裳》、彝族风情音乐会《彝珠》、花灯小戏《羊作媒》、《晒衣》《喇咪脱贫》等多项彝族文化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省多项大奖。

四、合理开发利用彝族文化旅游资源,助推可持续发展

依托我州“一彝三古”资源优势,积极规划创建特色文化旅游功能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建设一批体现彝族风情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构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理念融合、机构融合、场所融合、业态融合、产品融合、管理融合,以文旅融合助推楚雄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贫困农户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发展旅游商品加工、出售农副土特产品、资产入股 分红、旅游信息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旅游脱贫,提高精准旅游扶贫和精准脱贫成效。楚雄州文旅系统牢固树立资源环境保护理念,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倡导低碳旅游和文明旅游,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乡愁等旅游消费需求。

同时,与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科技等部门配合,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商品美誉度,提高品牌竞争力,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各级分散式市场,大力推进旅游商品进景区、进酒店工程,在各景区(点)、星级酒店中设立旅游商品专营店和专柜。提高旅游商品购物比重,拉动旅游收入增长,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六要素间的相互协调,实现旅游商品产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按照《楚雄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与《“十四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打造“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品牌和“三核三区两带一环”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加大彝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推动楚雄州长效性脱贫。

今后,我们将针对你所提的意见,积极发挥文化旅游部门的职能作用,继续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大政策的调查研究,探索改革创新举措。加大彝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推动我州彝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关注和关心,希望你们继续对我州彝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促进彝州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