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

对州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08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00015167866W-/2023-0922002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3-09-22 主题词:政协提案 文  号:楚文旅复〔2023〕20号 著录日期:2023-09-22

尊敬的魁剑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楚雄州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抓好“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保护传承》的提案,已交州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办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遗工作要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把非遗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非遗教育。”他强调要将非遗教育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并指出非遗教育应该贯穿教育全过程,让学生在校园里接触、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年来,楚雄州注重抓好非遗进校园传承工作,每年派遣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如花灯歌舞、梅葛、左脚舞、大小三弦舞、彝族民歌等进校园传承活动;编撰出版《画说梅葛》《彝语教程》儿童读本,拍摄制作火把节、彝族民歌、彝族老虎笙、彝族左脚舞、赛装节等动漫宣传片,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比较直观的了解和体验非遗,了解非遗文化的背景知识和技艺要点,不断提高青少年民族文化自信自觉,从小树立保护传承意识。

就您提出的几个实施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青少年保护传承的意识”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非遗传承教育宣传活动,向青少年普及非遗知识,增强他们对非遗保护意识。一是组织非遗传统技艺展示、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了解、学习和传承非遗。二是与学校合作,将非遗纳入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开设非遗传承相关的选修课程或兴趣班,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非遗技艺,并培养他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三是举办非遗传统工艺体验活动,鼓励青少年到非遗工坊亲自体验非遗技艺,让他们亲手制作非遗作品,增强对非遗传统工艺的体验和感受。四是组织青少年参加非遗交流活动,与其他地区的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共同体验和传承非遗技艺。通过交流活动,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加深他们对非遗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二、关于编写“非遗文化”阅读材料,提倡“非遗文化”教材进课堂的问题

下一步工作中,一是积极争取资金,继续编撰《彝语教程》《民族歌舞教程》《非遗动漫》等阅读材料,不断推动非遗教材进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并感受楚雄州丰富的非遗知识;二是继续推进我州10县市分别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别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开办非遗慕课教学活动,用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三是邀请专业人员,将楚雄州传统民族民间传统基础舞蹈套路继续归纳整理,形成传统组合或训练教材,进入专业舞蹈院校的传统舞蹈教学及表演形态。

三、关于创建“非遗文化”教育基地的问题

下一步工作中,一是和教育部门联合,在州立民族小学、大中专院校等,建立“非遗教育传承基地”,每年邀请当地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技艺的展示展演活动,进行非遗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培训活动;二是充分利用文化馆(站、室)、非遗展示馆、非遗工坊等,组织青少年进行参观体验;三是组织青少年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族传统节庆”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青少年朋友的非遗认知和自觉保护意识。

四、关于组建“非遗文化”教育队伍的问题

下一步工作中, 一是 健全“非遗专家委员会”及“非遗专家库”,每年选派专业老师,进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开展非遗教学课;二是建立健全民间业余文艺队,每年进校园开展技艺展示,文艺展演活动,培养青少年非遗兴趣爱好。

五、关于加强“非遗文化”实践教育活动的问题

下一步工作中,一是加大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示平台、楚雄州传统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建设,让青少年朋友可以直观的阅读和体验非遗知识;二是强化对非遗展示馆、传习所建设,利用多媒体、多角度、VR/AR等科技手段,使之成为青少年非遗实践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非遗工作。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9月13日

(联系人及电话:白爱荣 616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