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以来,为丰富疫情期间全州基层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抗疫信心,州文化和旅游局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利用“互联网+”模式,指导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以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为目的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机构的重要职责。疫情期间,全州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图书馆、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和数字文化云等线上平台,变“线下”为“线上”,变被动为主动,整合各类优质数字文化资源,持续强化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以全民阅读、科普、抗疫、重大节日和节庆等为专题,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展览、征文、有声故事、专题讲座等精彩的读者活动,如2022年,全州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共计9848场次(线上1763场次,线下8085场次),为抗击疫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关门”不停业,闭馆不打烊,服务不打折。
二是从线下输送到线上推送的主动作为。疫情的发生,对于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转型发展起到了倒逼作用,在此期间数字经济、网络平台的井喷式发展,也不断激励着公共文化服务向互联网延伸,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单位,也逐渐将工作的视角投向线上,结合实际开展了一些尝试和体验,如州文化馆策划的群众艺术网络公益培训、州博物馆策划的“线上展厅”、州图书馆策划的全民阅读“云”启动,以及乡镇举办的网上诗词征集活动等,都成功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将原本面对面服务的活动内容通过网络传播到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是从传统集聚到小微网格的精准输出。在疫情防控的整体要求下,高密度的人群聚集不被允许,但文化服务仍需开展。为此基层的文化工作者们也不断思考和尝试,摸索出了不少简单实用的妙招。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时,召集每村的文艺骨干组成小分队,一方面配合村社区开展微服务、微宣传,另一方面也利用自身的文艺才能,将防疫知识编成快板、诗歌、歌曲等,在服务时传唱表演,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村部广场处处都是小分队的舞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宣传了工作,也开展了活动,以微网格、微活动的形式,实现了微关怀、微公益的精准输送。
四是从民生共享到服务大局的探索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也始终将自身的工作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社会主要工作相结合,利用专业特长、自有媒介、人才团队等资源主动为社会事业服务。例如南华县文旅局,指导五街、天申堂种植萝卜、土豆、白芸豆等农产品大户,利用抖音号直播本土品牌代言,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传统吸引力向网络号召力、带货能力的转化,可以说成绩亮眼、成果喜人。虽然以上的案例尚处于尝试阶段,但成功的实践也为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经济发展、社会大局提供了有益思路,为进一步助推社会事业发展提振了信心,打开了全新局面。
疫情对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遭受直接冲击的领域,从困境中也多多少少暴露出了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履行州文旅局职能职责,按照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宝贵意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化建设融合发展的研究,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平台,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行动,构建全州统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社会化运作网络管理平台,完善文化资源数据库、“云南文化云·楚雄”和新媒体网络传播等数字文化项目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是进一步强化管理,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条例》为契机,努力探索建立“政府监督检查+公众参与评价”双重监管机制,继续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质量、方式等的督促检查,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效能发挥问题。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同时建立反馈评价机制,以群众满意度测评为核心指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估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文化振兴资源整合协调机制。申请成立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文化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及协调制度,整合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文化项目、工程、资源,促进不同形态、不同区域公共文化资源的交融与共享,将综合性文化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民俗馆、村史馆等进行整合,形成共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合力,提升文化服务效能。
四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督促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我州的保障标准,认真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对基层文化队伍的管理和使用,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有关政策,配齐配强文化站人员。研究制定专业文艺院团中不适宜于舞台表演人员的分流政策,充分发挥其特长,可以分流到社区、乡镇和红色旅游纪念馆工作,担任文化辅导员和讲解员。同时探索人员队伍建设新模式。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落实财政补贴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同时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推广部分地区基层文化体育设施设立文化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经验。鼓励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
五是进一步创新工作管理方式,确保文化工作惠民利民。首先是转变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重点,针对目前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至城镇的现状,下步的建设投入重点为城镇及城郊结合部,大力建设文体活动广场,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完善灯光设备,为基层普通群众提供便捷免费的文化服务。其次是改变服务方式,村级文化活动室活动方式应以休闲、娱乐为主,内容以读书、看报、下棋、打牌,适当增加老年人身体保健知识。如大力推广广场舞、民族舞蹈、业余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群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层级管理的要求,建立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县级统筹规划,乡镇组织推进,村(社区)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相结合,探索组建红白理事会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场所的利用率。
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9月13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永燕 616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