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旅居楚雄发展规划(2025-2029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各县市各部门及社会公众更好理解相关内容,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现就《规划》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进行如下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抢抓全省“旅居云南”建设重要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旅居楚雄建设的决策部署,统筹推动全州旅居业态产品的培育开发,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五化发展方向,将旅居产业培育为全州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动能、新途径、新亮点,打造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全季全域旅居胜地、康养福地,制定出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规划背景、发展战略、建设内容、重点工作、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保障措施六个部分。
(一)规划背景。分析全州旅居建设基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发展战略。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其中,指导思想主要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和全州文化旅游强州建设目标,抢抓全省“旅居云南”建设重要机遇,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旅居楚雄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五化发展方向,将旅居建设工作作为全州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把楚雄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全季全域旅居胜地、康养福地。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规划引领、规范建设。工作思路主要是:以全州乡村发展布局、城镇化空间布局为基础,以乡村和城镇为依托,结合“三核、三区、两带、一环”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利用“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4张世界级资源名片,突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主线,“中国火城•浪漫花都•阳光旅居”主题,围绕叫响“旅居楚雄•四季康养”品牌,形成“选择楚雄旅居、就选择了过年过节”的旅居楚雄印象。打造以楚雄市、禄丰市、牟定县相连地区为重点的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旅居楚雄聚集区;以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为重点的城镇旅居示范带;以双柏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为重点的乡村旅居示范带,构建“一区两带”旅居发展布局。按照“1+2+N”模式推进旅居建设,即:每一个旅居点位,主要发展两个左右具有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特点的业态,同时叠加多种业态并配套建设若干服务性、消费性项目内容。打造“乡愁之旅”“阳光之旅”“生态之旅”“古镇之旅”“医养之旅”五大旅居精品线路。目标任务主要是:在稳步发展城镇旅居、加快发展乡村旅居的同时,统筹推进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等旅居业态。至2029年,全州培育21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培育50个以上城镇旅居重点点位;引培一批旅居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知名的旅居楚雄“样板房”50家以上;以2024年全州旅居人数为基数,基数较高的元谋、永仁2个县年均增长15%以上,其他县市年均增长20%以上。
(三)建设内容。明确了重点打造的7大旅居业态,即: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
(四)重点工作。明确了10项重点工作。一是夯实发展基础。以优化提升住宿要素作为旅居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核心基石,围绕乡村和城镇,创新培育住宿业态。二是提升服务质量。针对旅居群体日常生活需求,统筹整合“医、养、吃、住、娱”,打造舒适恬静的乡村、城镇生活空间。三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保护资源环境有关法律法规,把旅居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强化各类旅居建设项目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遵守“三区三线”和生态红线。四是加强环境整治。深化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是提升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思维,优化旅居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六是强化典型引路。以乡村、城镇旅居为重点、古镇旅居为特色,优选一批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联农带农助农成效明显的旅居村以及文化底蕴深厚、生活性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的古镇重点培育打造、试点示范。七是引培市场主体。按照招大引强和培优扶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进实力较强的知名旅居企业,鼓励支持州内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投资旅居建设项目和运营管理,推动旅居业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八是加快人才培养。用好全省旅游人才引育政策,推进落实我州相关实化举措。九是加大宣传营销。整合政府、部门、平台、企业宣传资源,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加大“旅居楚雄•四季康养”系列旅居品牌的宣传。十是构建合作平台。围绕避暑避寒及康养、高原体育训练等旅居需求,精准分析旅居客源市场,从政府、部门、企业等各层面主动与客源地建立合作关系。
(五)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制定预防和减缓环境不良影响的主要措施,确保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旅居楚雄建设高质量发展。
(六)保障措施。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用好用活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加强金融支持、营造浓厚氛围、做好督促指导、建立激励机制8项保障措施。
相关文件